传媒学院(原文化与传播学院)于2019年4月更名成立。学院前身为1982年成立的中文秘书系。
传媒学院现有教职工59人(专任教师4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44人(博士研究生5人)。其中:河南省优秀教师2人、河南省模范教师1人、河南省骨干教师1人、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河南省教学标兵2人、郑州市优秀教师2人、省市级学术带头人3人、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2人、郑州市师德先进个人2人。另有多人获得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多人次在校教学类技能大赛中获奖。
传媒学院现有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播音与主持艺术三个本科专业,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现代文秘两个专科专业。学院着力于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传播类专业群建设,学科专业融合发展,推行基于工作室制的传媒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技术加持,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实力;新业态加推,为前瞻性学科发展增加合力;新理念加入,为融合型实践教学注入活力。
传媒学院建有五个专业实训室,包括金河演播实训室、数字录播实训室、摄影实训室、影视后期实验室、影视航拍实验室,十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拥有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面服务于学院的实践教学,为学生的专业实践实习提供了重要平台。
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我校应用型本科建设的需求,传媒学院根据原有教学模式,进行“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工作室为依托,项目驱动学习,采用企业真实项目引导教学,教、学、做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目前学院有工作室12个,与20余家企业展开了深度的校企合作,共有400余名学生参与工作室项目,初步形成了具有传媒学院全方位立体式“工作室制”的特色实践教学模式。
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通过专业融合参赛,实现以赛促学、学赛结合。学院推行专业融合参赛,2019年-2024年:在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0项,国家级二等奖12项,国家级三等奖46项,省级一等奖99项,二等奖292项,三等奖408项;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2项,国家级三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7项,省级二等奖8项;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互联网+大赛项目,2022年参与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60余项,国家级立项3项,省级立项7项,市级立项3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奖26项,获得互联网+大赛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近四年来学院教师先后承担教科研项目73项,其中省部级课题17项,发表教科研论文68篇,出版著作或教材12部;获得省、市社会优秀成果及论文等奖项41项;申请发明专利6项。
学院积极参与一流课程建设,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学院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目前学院有省级课程思政课程1门、校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3门、课程思政教改项目3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这些科研和教学成果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也提升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传媒学院在行动。近几年来,传媒学院在党建、教学、科研、实践和社团活动等多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黄河、研究黄河、行走黄河、读懂黄河、歌颂黄河”的活动,在师生中全面地传承和弘扬着黄河文化,以达到以文化人,培根铸魂的目的。传媒学院党总支组织党员到黄河花园口决口处进行现场学习教育活动,站在历史的交汇点,党员们深入认识到黄河治理的艰辛历程,感受到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
传媒学院成功申办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立了黄河文化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组织20多名研究能力强的教师对黄河文化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和传播。把科研与教学、赛事、社会实践活动、毕业论文写作等相结合,形成多层次研究和宣传黄河文化的态势。2021年出版黄河文化研究专著四本:金荣洲《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与文化认同》(荣获2022年度郑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王运涛《乡愁中原:黄河边的故园记忆》张灵敏甘文泉《治河英雄:黄河安澜中华兴》、范选伟《诗词黄河:九曲黄河一曲歌》(荣获2022年度郑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完成省市级与黄河文化相关的科研项目近十项。
(注:上述数据统计时间:2024年8月31日)